“校班子陪餐制落实情况怎么样?食材采购都有哪些渠道?家长试餐落实到位了吗?”午餐时段,教育集团纪委 “校园餐”监督检查小组先后到所属学校抽查检查食堂卫生管理、家长监督机制落实及相关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充分查看建议征求表,了解各方对食堂管理及餐品质量、价格的意见建议。
凝聚监督合力,守好校园 “舌尖上安全”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具有供餐人数众多、供餐体量大、责任主体多元、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自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开展以来,教育集团纪委以清单化台账明确监督重点,以工作提示函列明发现的问题,扎实开展“校园餐”整治。
以集团化食材招采严把食材关。教育集团相关部门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学校食堂采用“多人联检”查验制度,对于采购的畜禽肉类,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确保肉类来源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实现食材源头可控、过程可溯、去向可查。全方位监督检查织密安全网,将“校园餐”监督检查从食堂安全管理机制、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食品存储及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方面,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督促“校园餐”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销号清零,做到改正问题不含糊、不拖沓。
以联动式检查聚合监督力量。校园食品安全涉及业务范围广、问题领域专业,教育集团纪委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教育局、市场监管局与学校主体等联动监督机制,统筹监督检查专业力量,合力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难题。以“四不两直”形式深入所属学校,通过查看资料、实地检查,坚持监督监管同向发力,切实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校园餐”整治以来,各方开展“校园餐”监督检查50次,发现问题30余个,整改问题30余个。
以家长试餐评价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学校积极邀请家长参与试餐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卫生状况。家长在试餐过程中可以对饭菜质量、口味、卫生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对提出意见建议充分采纳及时整改,努力做到“校园餐”不仅要让孩子“吃得饱”,更让孩子“吃得好”。学校还推出学生家长可采取不提前通知的方式随时到校体验,售餐时间段在班主任或行政值班人员陪同下直接到窗口打餐就餐,这一创新举措,增进了家长对学校食堂的了解和信任,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校园餐”整治以来,教育集团所属学校邀请家长代表162人参与试餐,收集意见建议28条。
用心安排谋划,让“校园餐”不仅美味还贴心
针对孩子用餐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教育集团所属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合理规划食堂布局,设置合理的排队流线,有效减少了排队时间;通过推广错峰就餐,引导学生分散就餐,避免了高峰时段的拥堵。同时,新增安保人员在就餐时间到食堂餐厅执勤,维护打餐秩序,营造安全、有序打餐环境。
此外,学校还配置了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生长发育需求以及季节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设有学生过敏餐、病号餐,满足不同需求的孩子;推行 “美食文化进课堂”,在家政学课程中,学生将对家庭烹饪、营养和技术有基本的了解,结合劳动教育让学生亲自体验烹饪,培育食育文化氛围。
健全制度机制,织好“校园餐”安全网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堂服务质量,教育集团所属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巡查制度、每周专项检查制度以及每月一次的食品安全调度会议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确保了食堂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防范了食品安全风险,现已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学校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存储管理制度》《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配餐制度》《餐(饮)具送检制度》等20余条制度。
通过“教育引导+健全制度”,督促落实校长负责制。通过教育引导,督促学校校长切实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碰不踩底线、红线,严防乱作为和不作为,加强食材配送、验收、仓管等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监督管理,深入食堂全程、全链,全面了解“校园餐”食材验收、入库保管、烹调制作、菜品菜味、学生用餐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今天校长是我的饭搭子”,建立校领导班子陪餐等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陪餐领导小组,与学生一同排队打饭打菜,按照学生就餐标准就餐,认真填写陪餐记录,对食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用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校园餐”质量。
下步,教育集团纪委将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直抓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持续增强抓好“校园餐”管理的责任感、紧迫感,督促所属学校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落实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陪餐、民主监督等制度,紧盯“校园餐”管理关键环节,排查风险隐患,守牢食品安全底线、资金安全红线,全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校园餐”。